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專題學習會暨國際濕地城市專題講座舉行
張明祥袁興中作專題輔導 錢建超主持并講話
梁平融媒訊(記者 吳平 鄧新華)12月14日,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專題學習會暨國際濕地城市專題講座舉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重要視頻致辭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凝聚共識,高質量做好國際濕地城市“后半篇”文章。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區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祥,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教授、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生態學會副理事長袁興中受邀分別以視頻連線和現場授課形式作專題輔導。
區委書記錢建超主持會議并講話。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孟文,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孫代勇,區委副書記秦啟光等有關區領導圍繞全力做好國際濕地城市“后半篇”文章作交流發言。
12月14日,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專題學習會暨國際濕地城市專題講座舉行。
專題講座上,張明祥以“珍愛濕地、守護未來”為題,結合梁平濕地資源特色、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歷程、《濕地保護法》等內容,深刻剖析了梁平國際濕地城市“高顏值”賦能“高價值”發展模式。袁興中以多年從事濕地生態學和生態修復研究積累的實踐經驗為支撐,結合案例分析、圖文展示,深入淺出地為大家闡述了濕地生態系統組成和功能、濕地生態系統修復技術方法、如何推廣“小微濕地+”模式等方面的知識。專題輔導主題突出、內容充實、解讀深刻,對梁平進一步找準定位、明確目標,更好保護與利用濕地資源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重要視頻致辭,深刻闡述了濕地對于全球生態保護、對于人類生產生活的重大意義,為加強濕地保護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發展方向。
會上,梁平獲頒“國際濕地城市”證書,成為我國西南地區目前唯一的國際濕地城市。
成績的取得,歸根到底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環境工作高度重視和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在于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在于全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勠力同心、團結奮斗。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增強做好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責任感使命感,貫徹落實好《濕地保護法》,牢牢把握濕地保護的重大意義、發展機遇、機理規律、綜合價值,堅持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兩手抓”,著力推進濕地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貢獻梁平力量、彰顯梁平擔當。
要用好用足國際濕地城市金字招牌,推動梁平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再上新臺階。
要倍加珍惜國際濕地城市榮譽,以成功創建為契機,持續深化鞏固拓展創建成果,在深化運營維護體系、深化“全域治水·濕地潤城”、深化濕地生態價值實現形式探索上持續用力,全力做好國際濕地城市“后半篇”文章,讓濕地造福人民的同時,為梁平帶來更多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
要著力涵養生態價值,堅持“全域治水·濕地潤城”,嚴格落實“河長制”“林長制”,以鄉村小微濕地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留住水、涵養水、治理水”三大路徑,統籌保護好“雙桂湖濕地、稻田濕地、小微濕地”三大生境,盡最大努力保持濕地生態和水環境,切實筑牢梁平生態本底。
要著力轉化經濟價值,聚焦“在保護的前提下開展合理利用”發展目標,積極探索“小微濕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斷為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注入新動能,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豐富的優質生態產品。
要著力彰顯社會價值,聚焦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宜居城市,加強規劃引領,厚植濕地文化底蘊,強化自然生態教育,推動城市空間結構、濕地保護等有機統一,不斷提高城市宜居、韌性、智慧水平。
作為國際濕地城市的成功創建者,梁平下一步任務更重、責任更大。
要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凝聚起推動國際濕地城市品質提升的強大合力,為進一步推動國際濕地城市品質提升創造良好條件。
要加強統籌協調,各級各部門要更好發揮職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要健全長效機制,創新濕地管理運維機制,制定完善《梁平區濕地保護管理辦法》等法規,確保依法依規開展濕地生態保護。
要加強宣傳引導,用好網絡、報刊、電視等傳播手段,形成良好輿論氛圍。
會議以電視電話形式召開。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區級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等參會。
編輯 王晶晶
審核 曾鈺洪